“五一”假期,文化和旅游部坚持疫情防控为先,严守安全底线,严格落实旅游景区游客流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30%左右的要求,做到限量开放、预约开放、错峰开放,同时强化市场监管,多措并举保障“五一”假日全国旅游市场平稳有序。据测算,5月1日至5日,全国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.15亿人次,累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.6亿元。
坚持防控为先有序推动旅游行业复工复产
各地将疫情防控关口前移,严格落实分区分级防控要求,强化员工疫情防控培训,严格上岗工作规范,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和管理,做好场所的通风换气和清洁消毒、人流控制等工作。各地景区设置监测站、设立隔离室,采取测体温、戴口罩、扫描“健康码”等检验手段,严格身份验证和实名登记。旅游宾馆饭店、旅游厕所等场所严格落实卫生防疫要求,开展定时消杀,实行客房日用品“一客一换一消毒”。各地加大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和整治力度,强化旅游包车管理、完善防汛备汛措施、抓好火灾防控工作,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要求,根据排查情况,及时调整完善安全应急预案,严格落实旅游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。
坚持“无预约不出游”智慧旅游成为景区管理的重要手段
各地对旅游活动的全流程加强监管,重点对景区进行实时监测,采取远端劝导和现场分流相结合的方式,严防景区入口、停车场、重要游览点、售票处、餐饮等区域发生人员瞬时聚集。旅游景区严格落实分时段预约制度,及时公布、更新预约信息,推出网络预约购票服务,实行线上实名购票及电子验票等“无接触服务”,引导游客间隔入园、错峰出游。游客通过旅游景区网站、在线旅游平台、